113年SBIR計畫之IRB樣品對血糖變化評估
文獻資料顯示,空腹血糖濃度高於126 mg/dL稱為高血糖,160-180 mg/dL超過腎糖閾時出現糖尿。雖然在高度壓力情況下也會出現高血糖和糖尿,如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,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,肝醣原分解,血糖濃度上升而出現糖尿,這種情況的反應則稱為情感性糖尿(emotional glucosuria)。但是若一次食入大量的糖,在胰島素分泌反應不及的清況下,血糖急劇增高,此時出現糖尿稱為飲食性糖尿(alimentary glucosauri)。
另外,像是手術後的臨床治療過程中,若靜脈點滴葡萄糖速度過快,每小時每公斤體重超過0.4-0.5公克時,也會造成糖尿。再則,不論是情感性糖尿/高血糖或是飲食性糖尿/高血糖,只要是持續性高血糖和糖尿,特別是空腹血糖和糖耐受曲線高於正常範圍,則與糖尿病(diabetes mellitus)罹病有關(高美丁等,2016)。
圖1結果顯示,食用本試驗樣品前和食用後30分鐘、60分鐘、90分鐘和120分鐘之血糖值變化,與參考文獻之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結果相比,本試驗樣品平均血糖值從空腹的88 mg/dL、97 mg/dL、106 mg/dL、98 mg/dL、91 mg/dL,其數值皆低於參考值,且數值相對穩定。
上述結果證明,食用本試驗樣品不影響常人之血糖的穩定性,由此推論,本試驗樣品可作為民眾選用穩定血糖食品的參考。
參考文獻
何敏夫,臨床生化學,合記圖書出版社/中華民國糖尿病協會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。
高美丁等合著,膳食療養學,第六版,華格那企業出版社,ISBN13:9789863622154,出版日2016年03月25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