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豆:雖然我顏色很黑,但營養價值極高!!
【黑豆由來】
別名:黑豆、烏豆、黃豆、毛豆、茶豆、青豆
英文名:Black soybean,學名:Glycine max (L.) Merr.
「雖然我顏色很黑,但營養價值極高。」黑豆外表雖然平凡,卻擁有「豆中之王」的美譽,這是因為它易於種植、加工方便且價格低廉。此外,黑豆的營養成分非常全面,包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特別是其高蛋白質含量,使得它從原本的綠肥作物轉變成極受歡迎的養生食材。
仔細研究這種圓圓黑黑的豆子,實際上它是種皮為黑色的大豆,根據子葉(種仁)的顏色,可以分為黃仁黑豆和青仁黑豆,臺灣早期,主要種植於屏東、潮州和恆春地區,這些地區的黑豆適應性強,是提升土壤肥力的優質綠色資源,然而,由於缺乏合適的品種和產銷輔導管道,黑豆種植逐漸減少,臺南農業改良場在其努力研究和推廣下,於民國87年培育出臺南3號,這是國內第一個申請命名的黑豆品種,屬於青仁黑豆;次年又改良出臺南5號,屬於黃仁黑豆;而在民國106年,又以臺南3號為母本培育出臺南11號,屬於青仁黑豆,保留了原有特色,改善籽粒小、低產及易罹病之缺點,如此可降低用藥、提升品質及經濟效益,更具有市場競爭力。
【黑豆的植物及品種特性】
黑豆是適應性強的作物,易種植且易加工,其莖和莢果上有茸毛,莢果形如彎月,成熟時,黑豆的葉片和葉柄會枯黃脫落,莢果由綠色變為褐色或黃褐色。種子採收脫粒後需要日晒或機械風乾,然後密封包裝以確保品質,根據臺南農業改良場的研究,培育出了臺南3號和臺南5號這兩個主要的黑豆品種,分別屬於青仁黑豆和黃仁黑豆,而臺南11號是以臺南3號為母本改良,不易得白粉病,且抗氧化、異黃酮、和青花素也高於臺南3號。
品種 | 品種特性 |
臺南3號 | 1.外觀顏色:仁黑豆 2.重量大小:粒重10~13公克,籽實偏小 |
臺南5號 | 1.外觀顏色:黃仁黑豆 2.重量大小:粒重23~26公克,籽實偏大 |
臺南11號 | 1. 外觀顏色:青仁黑豆 2.重量大小:百粒重22~27公克,籽實偏大 |
【黑豆國內常見品種、產地及產季】
國內常見品種:青仁黑豆-臺南三號、臺南11號
黃仁黑豆:臺南五號
產地:臺南
產季:春季1月下~3月上、夏季6~7月、秋季8月中~10月中
【黑豆的營養價值】
1.維持心血管健康:
黑豆富含可溶性纖維,這些纖維能夠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,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的風險,使血管壁保持柔韌,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機率。此外,黑豆中含有的Omega-3脂肪酸能夠抵消阻擋Omega-6脂肪酸的負面影響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降低血壓,並減輕心血管系統中的氧化壓力,對於維護整體心臟健康非常有益。
2.增強免疫力和抗癌:
黑豆內含豐富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,如維生素E和維生素C,這些成分有助於增強身體的免疫系統,提升抵抗力,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對抗疾病和感染。此外,黑豆種皮含有八種不同的類黃酮,這些天然抗氧化劑具有抗癌特性,特別是花青素,能有效減緩癌細胞的生長,促進癌細胞的死亡,從而降低患上某些特定類型癌症的風險。
2. 促進消化健康:
黑豆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,這些成分能夠幫助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運作,有助於食物通過消化道,使營養物質更好地被吸收,並且有助於排出殘餘廢物,預防便秘問題,同時,黑豆能增加飽足感,幫助清理消化系統,避免過量進食,有助於維持健康的消化功能。
4.穩定血糖和控制體重:
黑豆能夠幫助調節血糖,這對於患有糖尿病或其他血糖相關疾病的人尤為重要,穩定的血糖有助於減少因血糖波動引起的健康風險,如心臟病和視力損傷。黑豆的高纖維含量有助於延長飽足感,使人不容易感到饑餓,從而減少進食量,有助於控制體重,這對於想要減肥的人來說,是一個理想的選擇。
5.支持骨骼和肌肉健康:
黑豆富含多種礦物質,如鈣、鎂和磷,這些礦物質對於維持骨骼健康非常重要。充足的鈣和鎂有助於骨骼的發育和維持骨密度,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。此外,黑豆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,有助於肌肉的增長和修復,對於素食者和運動員來說,黑豆是一個理想的蛋白質補充來源,有助於有助於肌肉的修復、增強體力和促進身體健康。
【黑豆(乾重)營養成分(每100g)】
青仁黑豆
熱量:385 kcal
粗蛋白:37 g,有助於組織修復、幫助生長發育。
粗脂肪:14.2 g
總碳水化合物:33.7 g
膳食纖維:21.5 g,可增加飽足感、促進腸胃蠕動,排便順暢。
鈣:186 mg,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。
鎂:214 mg,有助於身體及維持醣類的正常代謝。
維生素A總量:793 I.U.
β-胡蘿蔔素:476 ug
葉酸:721 ug
亞麻油酸:7275 mg,促進新陳代謝、調節生理機能。
次亞麻油酸:1060 mg
黃仁黑豆
熱量:253 kcal
粗蛋白:20.6 g,有助於組織修復、幫助生長發育。
粗脂肪:2.1 g
總碳水化合物:40.3 g
膳食纖維:23.3 g,可增加飽足感、促進腸胃蠕動,排便順暢。
鈣:167mg,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。
鎂:150 mg,有助於身體及維持醣類的正常代謝。
維生素A總量:10 I.U.
β-胡蘿蔔素:6 ug
葉酸:590.4 ug
亞麻油酸:597 mg,促進新陳代謝、調節生理機能。
次亞麻油酸:644 mg
【黑豆每日建議攝取量】
每日建議攝取3~8份豆魚蛋肉類,一份黑豆為25公克(乾重)
【黑豆食品及加工】
從醬料探究文化:東亞豆醬文化圈
若說食材是菜餚的基石,那麼調味則是其靈魂,而醬料更是決定調味效果的關鍵因素,與東南亞的魚醬文化相比,東亞地區以豆醬文化為主,利用大豆發酵製成各種調味品,如醬油、味噌、豆瓣醬等。不同地區根據當地食材,發展出獨具特色的醬料,例如日本的米味噌、韓國的大醬、中國四川的辣豆瓣醬,以及臺灣用黑豆釀造的蔭油。
什麼是蔭油?
蔭油與傳統純釀造醬油最大的區別在於原料的不同,蔭油是用黑豆釀造,而醬油則是以黃豆和小麥為原料,相似的釀造手法卻造就了不同的風味。蔭油比醬油更甘甜,適合用作蘸醬,而醬油香氣更濃郁,有些人偏愛其滷煮的香味。
只能手工釀造的珍貴蔭油
蔭油的製作過程繁複,相當仰賴手工製造。師傅會先將黑豆蒸煮,然後拌入麴菌讓其生長幾天,洗麴後加鹽放入陶甕中發酵,經過超過100天的日曬熟成,再通過壓榨和過濾技術,從黑豆豉中萃取出蔭油,最後進行調味和殺菌,才算完成。
蔭油的伴侶:黑豆豉
蔭油是黑豆萃取出的精華,而黑豆豉則是萃取後的剩餘物,味道濃郁。若想品嚐帶有湯汁的濕豆豉,只需在蔭油熟成後從陶甕中取出即可,如此便能體驗將醬汁鎖在黑豆內的獨特口感,香醇甘甜。
【黑豆處理方式及料理】
在我們準備要料理黑豆之前,一定要先用清水清洗幾次,並將豆子浸泡在乾淨水中約6~8小時,直到豆子膨脹、軟化,才能進一步料理,夏天氣溫高,記得將浸泡的豆子放進冰箱裡,才不會酸掉、壞掉,接下來提供給大家一些跟黃豆有關的料理:
(一)黑豆飯
食材:黑豆50克 (約2/5杯)、白米320克 (約1又3/5杯)
*黑豆+白米=2杯量米杯
做法:
1.先將黑豆洗淨,泡水約6~8小時後,瀝乾備用。
2.將白米洗淨,倒入瀝乾的黑豆。
3.加入水:在內鍋放2杯量米杯的水量,在外鍋放1又2/3杯量米杯的水量,按下電源蒸煮,電源跳起再燜10分鐘,即可享用。
(二)黑豆排骨湯
食材:黑豆50g、排骨200g、生薑3片、料理米酒適量、鹽適量
做法:
1.黑豆浸泡3~5小時,最好提前用清水泡一夜。
2.排骨洗淨切塊、汆燙、撈去浮沫。砂鍋內放入排骨,大火煮滾後倒
入料理米酒,放入生薑片,轉小火煲湯1小時。
3.加入黑豆,繼續用小火煲湯1小時。
4.煮至排骨熟爛後,加鹽調味即可。
(三)黑豆雞蛋鬆餅
食材:黑豆粉30g、糖10g、雞蛋2顆、沙拉油5 ml、全脂牛奶5 ml
做法:
1.將黑豆粉過篩備用。
2.牛奶及油拌勻備用。
3.將蛋液與糖用攪拌器拌勻,再快速將蛋液打發,快速用切拌方式拌入黑豆粉(均勻撒入),不要過度攪拌,以免消泡。
4.加入牛奶油液,快速切拌方式拌勻,即可倒入已塗油之鬆餅機。
5.依各式鬆餅機設定烤8-10分鐘即可。
【黑豆注意事項】
1. 消化不良者:黑豆富含纖維,對於消化系統不太好的人可能會引起胃脹氣、消化不良或腹瀉等症狀。
2. 腎臟功能不全者:黑豆中的蛋白質、磷、鉀量較高,腎功能不全者食用後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。
3. 過敏體質者:對豆類過敏的人應該避免食用黑豆,以防引起過敏反應。
4. 腸胃敏感者:黑豆含有植酸和皂苷,可能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,對腸胃敏感者有一定影響。
參考資料:農業部、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-營養資料庫、林口長庚醫院